尺寸规格:
2.5寸笔记本硬盘
3.5寸台式机硬盘(厚度随容量增加)
接口协议传输速率:
AHCI协议:AHCI,全称为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/高级主机控制器接口,它允许存储驱动程序启用高级串行ATA功能。
我们在使用SATA SSD的时候,一定要在主板设置中开启AHCI模式。
这是因为,开启AHCI模式后,能够大幅缩短SSD无用的寻道次数和缩短数据查找时间,这样能让多任务下的SSD能够发挥全部的性能和效应。根据相关性能测试,在AHCI模式开启后,大约增加30%的SSD读写性能
所谓NVMe协议,在于充分利用PCI-E通道的低延时以及并行性,在可控制的存储成本下,极大的提升SSD的读写性能,降低由于AHCI接口带来的高延时,彻底解放SATA时代SSD的极致性能。
机械硬盘 HDD
俗称10代硬盘技术,由硬盘厂商巨头希捷率先发明。垂直记录技术(PMR),可以使得磁记录密度达到625GB/in2 ,把现有的磁记录密度提高了一倍。这意味着不远的将来,我们可以购买到容量为20GB的Microdrive微硬盘或者容量为1TB的3.5英寸硬盘。日立预计PMR技术将会在2007年应用到各种硬盘产品中,而且在未来的5-7年间,还会进一步推动记录密度的提升,1英寸硬盘的容量届时也会达到60GB左右。(摘自百度百科)
SMR 可视为 PMR 技术的一种延伸。因受物理极限的限制,磁道宽度(以及写入磁头的尺寸)只能缩小到一定的程度。不同于 PMR 不允许磁道相互重叠的做法,SMR HDD 采用的技术是让数据位循序写入,如其名称所示,磁道会如瓦片般堆叠在另一磁道的部分面积上,借此达到增加磁录密度的目的。这样,读取磁头仍可从磁道上未被覆盖的部分来读取数据。
作为新一代存储技术,叠瓦式磁记录技术使介质的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,通过重叠磁道,进而提高了磁道密度和单位面积存储密度,这款应用新技术的8TB硬盘的单张碟片容量超过1.25TB,但是读写速度却在150-190MB/秒之间。在写入数据时PMR硬盘只需要原地覆写就行。而SMR硬盘,当你遇到需要修改某一区域的数据的时候,覆写会影响后面的数据。所以在覆写之前,需要先将被影响的数据转移。这也就是为啥SMR硬盘需要大缓存,为啥越用越慢的原因。
5400转笔记本硬盘大致在60-90MB
7200转台式机硬盘大致在130-190MB
普通机械硬盘极限速度也就300M
固态硬盘 SSD
NAND FLASH 储存方式
-
第一代SLC(Single-Level Cell)每单元可存储1比特数据(1bit/cell),性能好、寿命长,可经受10万次编程/擦写循环,但容量低、成本高,如今已经非常罕见;
-
第二代MLC(Multi-Level Cell)每单元可存储2比特数据(2bits/cell),性能、寿命、容量、成各方面比较均衡,可经受1万次编程/擦写循环,现在只有在少数高端SSD中可以见到;
-
第三代TLC(Trinary-Level Cell)每单元可存储3比特数据(3bits/cell),性能、寿命变差,只能经受3千次编程/擦写循环,但是容量可以做得更大,成本也可以更低,是当前最普及的;
-
第四代QLC(Quad-Level Cell)每单元可存储4比特数据(4bits/cell),性能、寿命进一步变差,只能经受1000次编程/擦写循环,但是容量更容易提升,成本也继续降低。
使用寿命
Flash闪存颗粒中每Cell单元存储数据越多,单位面积容量就越高,但同时导致不同电压状态越多,越难控制,所以导致颗粒稳定性变差,寿命变低,各有利弊。相对于SLC来说,MLC的容量大了100%,寿命缩短为SLC的1/10;相对于MLC来说,TLC的容量大了50%,寿命缩短为MLC的1/3;相对于TLC来说,QLC的容量大了33%,寿命缩短为TLC的1/3。
对比
- SLC的性能最优,价格也是最高,一般用作对于可靠性、稳定性和耐用性有极高要求的工业控制、航天军工、通信设备等企业级客户
- MLC性能够用,稳定性比较好,价格适中,为工业级和车规级SSD应用主流
- TLC是目前消费级SSD的主流,价格便宜,但可以通过高性能主控、主控算法来弥补、提高TLC闪存的性能
- QLC是奔着更大容量和更低成本来的,相信QLC闪存颗粒会使得固态硬盘进入大容量廉价时代
建议
引用内容:
硬盘类型中PMR 和 SMR是什么?为什么更多人选择PMR硬盘?
Nand Flash闪存颗粒:SLC、MLC、TLC、QLC有什么区别